微聽損倡議

發揮本業影響力,推廣正確用耳知識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提出了Make Listening Safe(確保聽力安全)的倡議活動,透過改變聆聽習慣和行為,目標實現一個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可以享受休閒聆聽而不會損害聽力的世界。

數據指出,超過10億人口將因不安全的娛樂性聽力行為面臨聽力受損的風險,而2023年世衛有感電子競技在全球大受歡迎,這些活動中,長時間暴露於高音量環境的情境越來越普遍,引起嚴重的聽力健康問題。為了這一公共衛生問題,國際電信聯盟(ITU)與世衛正研擬啟動一個安全聆聽的主導方針。

美律引領世界主要高階及電競耳機的生產,自2021年起,即專注於微聽損倡議的領域。2023年起,除持續以電聲專業從教育做起外,更擴展到全球版圖,關注其他聽力受損孩童,並邀請價值鏈夥伴一起關注微聽損議題,擴大影響力。

全台第一所微聽損愛的書庫,建立微聽損正確觀念

美律有感於台灣現行的聽力保健教育大多著重在心態及衛教層面,較缺乏科普教育,因此,2023年贊助閱讀文化基金會,於台中市西屯國小成立以聽覺友善及聲音相關選書為主的書庫,也是全台第一所微聽損愛的書庫,透過班級共讀的機制,預計一年受惠學子近5,400人次。同時,更舉辦教師分享會,讓第一線的老師理解聽力保健的重要性。2024年美律更成立微聽損志工團隊,至學校帶領孩子進行聽力保衛戰之微聽損相關活動。
--延伸2021年與中山醫學大學聽語系及台中教育大學特教系合作之國內第一個以聲學為本的聽力保護教材「聽力保衛戰」--

    

數位社群活動線上宣導,與年輕族群進行溝通

美律長期倡議微聽損議題,呼籲民眾正視娛樂性聽力產品造成的聽力損傷問題,2023年於古典音樂台製播微聽損公益廣告,同時在社群平台線上宣導「微聽損」相關資訊,最後在臉書以問答方式進行遊戲,入選者即贈送美律耳機。活動依據「世界聽力報告」及美律用耳習慣大調查結果,將目標受眾定在20-55歲,貼文總共觸及43,275人次,並達成77,746人次曝光,共有5,245次互動數。其中多為年輕族群,反映出年輕族群對新知識的接受度較高,以及對耳機產品的關心。

聽力保護愛到偏鄉,降噪耳機協助老師課堂管理

近年來台灣數位教育之城鄉差距已漸漸緩解,然而,偏鄉由於資源匱乏,電腦教室裡的聽力產品(如耳機)因老舊而造成聽力損傷問題(如年代久遠未替換,長時間配戴會造成微聽損),或因經費有限無法更換。美律由德內ㄦ基金會得知部分學校有此需求,便統計實際數量,捐贈178支聽力保護耳機至偏鄉,市價總計約65萬元整,受惠學校共18所,獲得師長們的好評。
聽力保護藍牙降噪耳機可根據聲音分貝調整安全聆聽時數並主動降噪,引導孩子培養正確的聆聽習慣。受惠學校老師表示,「一般孩子在使用耳機時,老師很難控制其音量,美律贈送的聽力保護耳機,將分貝控制在85分貝內,不只在課堂上更能保護他們的聽力,也能讓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了解85分貝的音量大小,進而在使用自己居家耳機時,能習慣調低音量!兼具實用與教育意義,非常感謝!」

偏鄉耳機DIY,讓學童看見聲音

為縮短城鄉差距,美律於2023年也與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的鹿樂平台合作,贊助偏鄉小學前進美律研發總部,參加「小小電聲工程師」體驗營。除了參觀耗資千萬打造的無響室及進行耳機DIY課程外,為了讓孩子們對聲音的能量更有感,便安排了一系列「看見聲音」體驗活動,期待有更多企業一起讓偏鄉孩童也能深入各領域的科普教育。2023年首度與潮洋國小合作,引起熱烈迴響。
--老師回饋:非常感謝有這次的機會可以參觀美律實業,想要直接預約未來的活動!--
--孩童回饋:從來沒有用過焊槍,在哥哥姐姐的引導下,知道原來耳機是這樣組裝成的,而且我做的耳機竟然有聲音,覺得非常神奇!無響室裡面感覺好神奇!--

「動聽悅讀」聽損幼兒繪本共讀方案

美律透過閱讀文化基金會,與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師生合作,協助聽損兒童提升早期讀寫能力;2023年辦理10場活動,影響240人次。

關注弱勢聽損兒,發揮品牌影響力

美律鼓勵全集團關注在地聽力問題,發揮更大影響力;旗下關係企業歐仕達為中國之助聽器品牌,於2023年有感於弱勢族群之聽力問題,捐贈新台幣近1,000萬元之助聽器予河南社福團體。

進行台灣第一個用耳習慣大調查

有鑑於台灣為對用耳習慣及國人聽力狀況訊息缺乏,美律與天下雜誌偕同東方線上舉辦微聽損大調查,針對網路 20-49 歲最近 3 個月有進行過跟聽力有關的網路活動且最近有使用過耳機的人進行測試,了解台灣民眾的日常用耳行為,對比不同世代對於用耳行為,找出潛在的「聽力受損」族群樣貌, 本次調查回收 1,874 份。
結果顯示已有超過 75% 的民眾近三個月出現耳朵異常狀況,恐有聽力損傷風險。 20 世代使用耳機時間最長,有近八成 (77%) 年輕人幾乎每天使用耳機,顯見娛樂型態的改變,讓 20 世代幾乎耳機不離身。此外,長時間、高音量的重度沉浸使用者以 40-49 歲最為突出,40 世代不論在追劇、線上會議及學習上,用耳習慣均達高風險值 ( 係指連續使用耳機超過一小時且音量高於 60%),顯示其更有較高風險暴露於聽損風險之下。
此調查結果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對新世代的健康警示,也顯示台灣的聽損問題,已經進展到中生代的,而隨著即將面臨的人口老化,40 世代的聽力問題更需積極透過定期檢查來預防,以免因減緩聽力造成的人際互動缺乏,而隨之而來的失智症問題。

「蛤!你說什麼?」小心微聽損正發生在你身上!    微聽損世代正發生?

「40未滿,耳力以老」微聽損記者會

美律在 2022 年年底,有感 40 世代耳力問題已愈發嚴重,於台北新創基地發起「40未滿,耳力以老」微聽損記者會,透過美律集團、聽力師、電競選手及醫生的力量,引起各界對微損議題的重視,造成廣大迴響,相關新聞露出共計 51 則,除發表微聽損相關數據指標外,更邀請美律關係企業-富聆助聽器、歐式達助聽器共襄盛舉,現場展出最新的聽力輔具,除呼籲民眾重視聽力健康的重要性外,也提醒大家正確使用耳機及聽力產品;此外,記者會也邀請專業耳鼻喉科醫師呼籲國人正視聽力損失危機,並透過媒體的宣導成功讓大眾認識「輕微聽力損失」。

舉辦耳機 DIY 體驗營,讓孩子「看見聲音」

2022 年儘管疫情讓學校的活動大幅縮減,美律以聲音專業為本,經過長年與學子的溝通,認為民眾缺乏聽力保護意識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聲音」的能量過程。美律 2021 年辦理耳機體驗營後,佳評如潮,因此今年美律續辦,除讓學子們親手組裝耳機外,更透過觀察肯特管,看見聲音的能量,讓孩子們了解聲音如何透過耳機傳送到耳朵裡,並進行了聽力保護大 PK 競賽。本活動共帶領文華高中學生約 30 個學子,進行 4 小時的實驗課程,同時特別開放近千萬的無響室,讓孩子親身感受「地表上最安靜的地方」。